分析--舒婷<<致橡树>>--绝不与不止间的感情变化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2 08:15:04
诗人在写到"凌霄花'和痴情的鸟儿时,用的是<绝不>,而写到<泉源><险峰><日光><春雨>时用的是<不止>,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?

"绝不"就是一点也不会,根本否定了花和鸟..."不止"是认同一部分,但还有其他,<泉源><险峰><日光><春雨>是有认同的地方,但作者认为还是不够的..
绝不...不止...这些都还不够..我必须是!!
由平静逐渐升温最后达到了高潮....相当完美,我喜欢...

致橡树》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,比肩而立,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,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。
“橡树”的形象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,而有着“红硕的花朵”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,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、抚媚的秉性,而充溢着丰盈、刚健的生命气息,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。
在艺术表现上,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,便于坦诚、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:同时,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(全诗以橡树、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),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、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、诗化,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,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。

从唯一到澎湃